香港会是“web3犹太人”的翻身福地吗?

金色财经记者 Jessy

最多的一天,NFTCHINA.HK的创始人Tony Fu在香港参加了六场Web3相关的活动。白天在旺角开会,会上台上的嘉宾解读香港最新的政策信息,Defi、NFT……到了夜晚十一二点,来不及换下西装和皮鞋,又匆匆赶去中环的酒吧。

一个能容纳五十多人的酒吧挤进了一百多人,DJ的音乐声震耳,人与人的交流只能靠吼,“房顶都要被掀翻了!”嘈杂的背景音,醉熏熏的人,高质量的交流没办法推进,Tony的收获就是加了一堆人的微信和Whatsapp。

在更多时候,Tony则是接待从各地赶来的香港考察的“Web3”的朋友们,在2月份大陆和香港正式通关前,赶来的是从迪拜,东南亚来的人,等到疫情放开,则是上海、北京,再到武汉、杭州、成都这些新一线城市。

人来了一拨又一拨,活动一场接着一场地办。就着“香港Web3 嘉年华”的主题活动,整个四月,香港会有一百多场Web3相关的活动或是酒会,Tony感受到了类似2017年ICO最火热时圈子里的氛围。

2022年10月,香港发布了《有关虚拟资产在港发展的政策宣言》(下文称《宣言》)。这被解读为一个明确的信号,预示着香港在政府层面将对虚拟资产相关的产业给予认可和扶持。彼时,市场进入深熊,香港的表态为其吸引了全球加密从业者的目光。到了今年二月,香港证监会提出了将就今年6月开放个人投资者交易虚拟货币进行意见征求。

过去一年里,美国因其针对加密货币的一系列调查和监管,使其行业中心的地位蒙上阴影。而Web3的另一中心新加坡则因行业的频频暴雷逐渐收紧了对加密行业的利好政策,去年12月,新加坡副总理、财政部长黄循财直接在国会上表态称:新加坡不计划成为加密货币活动的中心,新加坡对于加密投机不再容忍。

曾经,包括新加坡、美国、英国、日本、加勒比、阿联酋、迪拜在内的多个国家和地区都表态,要对Web3高度重视,甚至成为全球加密资产中心。去中心化的Web3是否需要一个现实标地中的中心?而香港会成为下一轮牛市的发源地么? 

如潮水的人涌入香港

如潮水的人涌入了香港,正如当年涌入新加坡时一样。这是寂静熊市中,难得一见的盛大聚会。

老家河南的Tony曾在北京打拼多年,在北京拥有了房子和户口。2016年,其通过了香港优才落户,来到香港工作。随着新冠疫情的爆发,因两岸通关不顺,看好区块链行业的他最终选择在深圳成立了一家符合大陆政策的做合规数字藏品和NFT生意的公司。2022年10月《宣言》发布,一位合伙人和Tony一拍即合,决定在香港做“数藏出海”。而Tony早于《宣言》发布前,就听到了香港要出“政策”的消息,10月初他就来到香港,算是最早一批抢占香港Web3阵地的大陆人。

因为在圈子里活络,许多去香港考察的人都会联系他,做地陪的他索性把自己之前在香港注册香港国际新经济研究院转化为了一个Web3行业孵化器,想着正好能为这些来港发展的机构和个人提供服务。

这几个月,Tony一对一接待了十多家机构和个人,而在展会上向他咨询的人则更多。人们最关心的问题不过是“是不是真的可以在香港开展业务了?啥样的人适合来香港?香港是适合花钱还是赚钱?应该赚谁的钱?花钱又是怎么花才好呢?我们该如何把更有钱的人引入香港,顺便赚一点钱?”

来的人问的问题大同小异,而Tony也有着自己的一套方法来回答这些问题,带着来的客人参加几次会议、吃几顿饭、抽抽雪茄、上游艇转转,让他们自己去体验下,大概就会心里有数了。

不只是项目方,投资人们也涌入了香港,希望能够挖掘到“香港概念”中好的项目机会。立足于一级市场投资的Greenwood Global Capital的创始人Summer和几个合伙人近期也在频繁往返香港,他们想着能投资一些合规的Web3+AI,或者是GameFi的聚合类平台。近期,各种项目齐聚香港,对于他们来说,来到香港,看项目,和创始团队交流就变得方便了许多。Summer在香港看了几十个项目,这些项目的创始团队多来自中国和美国,但是目前她还没有看到合适的,符合他们投资标准的项目。

在Summer看来,在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香港,投资机构的更多的关注点还是会在和Web3相关的金融领域,比如交易所和直接的数字资产投资。暴雷的FTX正是从香港起家的。

香港,这个曾经的亚洲金融中心,积极拥抱Web3无疑是希望能够在这个新金融的战场上能够再次夺回自己曾经的荣光。但是Panews的联合创始人毕彤彤在香港考察了一番之后,在其Twitter上表示觉得香港的人口已经过度金融化了,居民有许多投资选项,获客成本高,市场不大,并不是所有交易所都有意愿来香港申请牌照。

这一次,香港似乎也更期待的是真正有技术创新的Web3 团队来到香港,毕竟Web3不仅仅是金融的创新,更是科技的创新。香港的两大科技园——数码港和科学园对于入驻园区内Web3企业,会有一定的补贴。两个科技园对于Web3企业入驻的要求不同,补贴的力度和侧重点也稍有不同。几乎和金色财经记者交流的每个机构,都告诉记者,团队正在申请入驻这两大科技园,并希望能够拿到补贴。

V9qYrWR9zbKrsOXBMn0DIGU5Nvl1aZnJJkweiI7t.jpeg

香港科学园环境(图片来源:Tony摄)

香港能给Web3带来什么

 做支付的Alchemy Pay已经决定了来香港设立分部,这是经历了今年二月到三月的一个多月的考察之后,做出的决定。能够来香港发展,也确实是其本身在香港就有一定的资源。Alchemy投资方之一ZD Group本就拥有香港的1、4、9号牌。其和Alchemy一拍即合,表示可以把牌照和Alchemy共享。

而从2020年开始,Alchemy Pay的支付业务就已经在香港铺开。同时Alchemy也在申请7号牌照。

目前,Alchemy的业务重心已从支付转移到了让人们能合规地通过法币购买加密资产,在Alchemy的品牌宣传负责人Gibbs看来合规是打通法币和加密资产通道的必由之路。Alchemy考虑的是,在香港合规化后,Alchemy便能够立足香港,把业务拓展到全球。而因其成为了一个合规的出入金的渠道,那便可为交易所,钱包等等有出入金需求的应用和项目提供服务。

Gibbs看好香港政策的稳定性,他不仅从港府的公开场合的发言中,看见了港府投身到Web3 的决心,也看见了政策正在一步步落地。

据博主“柳叶惊鸿“在两大科技园的探访总结得出:数码港更倾向于小微企业项目,对项目性质没有太多要求。做营销的、做概念的都可以,合规合法即可。而科学园更倾向于大型项目,重研发、重技术的项目,比如开发公链的,开发元宇宙的。而且对于项目的审核力度也更大。

Gibbs的同事莎莎去科学园咨询考察时,就遭遇了园内工作人员的冷眼,这些工作人员这些年见识了太多想要来骗补贴的团队。对于莎莎的到访并没有太多的热情,反更多地是在对公司做审核。

对于香港来说,这一次他想要吸引的,是在技术上有创新,并且能够合规化发展的企业。Web3社交平台Crossspace的创始人Leon认为对于那些建一个Dao发币,又或是就想匿名做开发的团队来说,香港或许并不适合。

不过多个项目方都向金色财经表示,他们分析香港最适合的还是做商务,而不太适合做研发,搞技术。香港的人力和房租相对比大陆一线城市来说,还是高出许多。对于创业团队来说,在香港节省成本的方法就是能入驻到两大科技园,并且其招聘的技术人才能拿到人才补贴。

Tony告诉金色财经记者,香港的房租和人力成本,都是深圳的两倍,他觉得对于大陆的Web3机构来说比较合适的方式还是招聘大陆的技术员工,让他们港深两地办公。而真正草根的创业团队并不适合来香港,这儿更适合有行业积累的大机构、本土的“老钱”们扑腾。Tony觉得,自己从河南到北京扎根,再来到香港打拼,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现在是铆足了一股劲。

已经在香港注册了公司的Conflux 的计划是在香港能够招聘一些商务和金融的人才,香港这类人才能补上团队当前的一些短板:团队国际化水平有限、金融人才不足。Gibbs在香港看到了高校学生们实践区块链技术的热情,这被他认为是Web3的创新技术能够在香港发芽的土壤。对比于新加坡,香港能从事技术相关创新的人才也更多。他认为,香港的人才具有全球视野,十分适合Web3 这样一个高度全球化的行业。

Gibbs分析,对比新加坡的政策的制定和推行,香港还是有所不同。香港的Web3的发展轨迹,其实是从下至上。Alchemy团队在新加坡也设有分部,他们在新加坡有申请支付牌照,但是在最近的一年半的时间内,新加坡的加密政策收紧,并没有批新的牌照,Alchemy没能拿到牌照,团队在新加坡开展最多的也就是商务工作。

香港针对Web3的每一条具体的政策的落地,确实还需要边走边看。对于加密行业来说,与银行的合作是十分重要的。目前,香港的银行和加密行业的合作还呈现十分谨慎保守的状态。Tony在香港为公司开设银行账户时,会被询问公司业务是否涉及货币、Defi、NFT等相关,跟区块链相关的业务,和赌博、枪支买卖、当铺、夜总会等一些高风险行业列在一起,这其实代表着在银行看来,区块链相关的业务有潜在金融风险。

WnjNZFPhtJAtQdEZSauLjIJ9OX31R7PTNmnqEDlx.jpeg

Tony为公司开设银行账号时收到的询问

 “Web3犹太人”的标签能撕掉吗?

在香港这个英美法系地区,法无禁止即可为。在此之前,Web3在香港正是处于野蛮生长的阶段。只要没有违法行为,就不会受到监管和惩罚。对于加密风险的判断,则在各个经营实体和个人之间。

2016年,Tony从大陆的国企辞职,来到香港。此时香港的街头,已经能够探寻到虚拟货币的身影。香港一家本土交易所临街开着,商铺内的走马灯,和港交所的大显示屏一样,实时显示着各个币种的实时价格。同样,铜锣湾的OTC兑换商也有着自己的门脸。而在中环、旺角,可见买卖虚拟货币的ATM机,彼时好奇的Tony就在那里体验如何用100港币买虚拟货币,再把虚拟货币换回港币。

随着行业的发展,类似金钟、铜锣湾的地铁开始出现大的挂牌,实时显示每天的U的价格,一同登上大屏幕的,还有贴心的买卖不同数量的U所需花费的法币数量,买和卖的差价。这一切都是为了交易服务。随着NFT的火热,香港的街头、公交车上出现了巨幅的NFT广告。

GCmVKvzo7cbzzDHeJDGwlHrE0vyXSVlDO35dV2qt.jpeg

香港街头的大幅NFT广告(图片来源:Tony摄)

香港地区的Web3土壤,其实已经足够肥沃,借着政策的东风,确实给一些Web3的企业带来了机会,尤其是大陆的一些Web3机构。

Conflux在12月对外宣布会在香港成立公司实体,目前香港的公司分部已经注册成功。这个国产的公链项目,在过去的几年间,一直主打在国内合规,公链上所搭载的项目,基本上都是国内项目。也因为其走的特殊的“中国特色“路线,在其公链上形成了其它公链没有的、极具特色的数字藏品生态。

但遗憾的是,因为是国产的公链项目,一些国外的Defi项目并不会考虑在Conflux上搭建自己的生态,“国内的Web3环境”是他们顾虑的主要的原因。

对于Conflux来说,注册在海外的公司实体,能突破许多束缚。在香港明确表达了拥抱Web3之前,Conflux便和中国电信在合作BSIM卡,我们可以把其理解成搭载在SIM卡上的一种硬件钱包。在香港设立公司实体之后,BSIM卡在香港的试点推出时,用户就可以像使用其它硬件钱包一样,用其存储自己的加密资产,用其参与到数字资产的交易。Conflux预计还会在上海和湖南推出试点,但是受国内政策的限制,在这儿推出的BSIM就无法存储主流的加密资产,其应用将会严格控制在大陆现行法律之下。

香港积极拥抱Web3,对于Conflux来说,是重要的发展转折点。因为香港概念的爆火,这几个月,许多海外的项目方开始找到Conflux,尤其是一些Defi项目看到了Conflux在香港成立公司实体后,表示将会在Conflux上布局生态。Conflux上之前所缺失的完整的Defi生态,就会借此机会搭建完善。

2022年9月,在新加坡Token 2049大会上,参会者们强烈感受到华人和华人项目正在慢慢被Web3圈子所边缘化。当时一篇广为流传的小作文上,华人被比作“Web3的犹太人”——有技术能力,却被迫四处流浪,饱受歧视。彼时华人Web3圈子里弥漫着低落、愤懑的情绪。

这次Conflux的联合创始人伍鸣强烈感受到,香港开放之后,他能再次突破束缚大展拳脚了。接下来,他的工作重心会转移到香港,从四月份参加各种会议开始,主要是在香港和各个项目方谈合作。

Web3犹太人的标签能借“香港”撕掉吗?答案是未知的,但可以肯定的是华人Web3从业者们都由衷希望能确保Web3发生在香港。

Leon常年待在香港,其团队的成员主要在新加坡和香港办公。这次Crossspace享受到了大家迁移到香港的福利,来香港考察的团队和人会联系他这个本地通,这对于这个做社交的平台无疑是利好,他不需要主动去做BD了。这个还在内测阶段的crossspace借着这个利好现已入驻了200家左右的社区。

参与的酒会多了,Tony感到了疲惫,酒会上,会有一些新面孔,但更多还是熟人。Web3的行业还很小,项目与项目之间多是合作共赢。虽然Social十分消耗精力,但Tony明白这些面对面的交流还是需要的,它比对着冷冰冰的屏幕能带来更多的熟悉感和信任感,Web3不需要中心,但是Web3的人需要抱团取暖,需要一个个中心。

如有疑问联系邮箱:微信:ETH_88889
*本文转载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只是转载分享,不代表赞同其中观点。请自行判断风险,本文不构成投资建议。*